2010-09-20

去找回少年时的记忆

"这是一个"半"半山巴人的回忆录--这个在半山巴区内成長,工作,拍拖,结婚,生子女,做生意兼做小贩,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这个社区的人--琦哥,与宝珠姐携手擠出一奌一滴的回忆,不是针对"半山芭社区艺术计划"出版的【步读半山芭】内的一些错误指正,琦哥只是想给孩子,媳妇和孙子们知道这个木纳心热面冷的父亲,爺爺和他的妈妈,奶奶在半山巴一帶快乐的生活片段而已....希望有些真实的东西写了出来,不会得罪到别人."
先说说昨天(星期六是大忙天),上午在半山巴巴刹开档做生意,中午收档后载了一个84吋电动银幕赶去Sri Gombak一间即将开張的餐庁按装,然后又塞着车赶去快乐花园向志明借了一个N牌百微镜头,为了是去Pudu Plaza和邵氏广场参观半山巴社区艺术祭的展览会,想看看有没有琦哥少年或以后的时期,半山巴一帶的旧照片或值得想念回忆的事与物,拍下来補充琦哥的记忆相簿!
很可惜没有呀!....如果说完全没有也不是,有的--比较不細緻但很用心做的模型制作品和不很清晰的照片,不过也不能怪主办当局,用这么短时间收集那些展出品,很多值得展出的照片或器具等东西,不是找不对人讨就是人家己经(发达了将东西)抛棄了,或者说擁有者当宝不借出来,想做一个像新加坡那样的原茂館,当局要加倍努力去挖掘宝物.
"文化知识"是一个重要因素,很多半山巴上年紀的人,没受教育的不讲,老到失忆的去做街访只能听他们指天畫地,将现今佑律天桥下(天桥也不是很久的历史,问问和合建筑商就知)做普渡会,说成Peel Rd天桥底--大家有见过啤律(路)有天桥吗?....琦哥联想到最近一本本土旅遊杂志,写到半山巴到啤律至马鲁里一帶美食,将啤律写成卑路--真可卑(悲)的知识.
还有当局将半山巴社区圈得太小,琦哥想问一句半山巴社区不是只在旧大华戲院后面乐園区,邵氏广场一帶的椰园木屋区,富都路大街(有人叫半山巴大街),巴刹路(巴沙律)的电子铺?那琦哥老爸以前在西明寺同排面向啤路口那条大路一时叫Circular Rd,后来叫Jln Pekeliling,现在叫Jln. Tun Razak左边经营的旅馆,算不算是半山巴区?如果照展览会的地图和模型来看,不包括在内的话,那下一篇文章《背着半山巴》就甭写了....
如果,照以上地区概括半山巴社区来说,琦哥结婚时在旧金陵酒家后面Jln.Galloway公寓洞房的故事,在华人接生樓生儿育女的故事--第三篇《蜜月在半山巴》也不得写了....
......不好意思,好像在发牢骚.

在当场拍了一些照片,当作纪念品也是好....

Pudu Plaza这个模型做的妙--真有清真味!

这排店有琦哥从青年时留下的脚毛

老地图说Pudu区比现在的人认知富都区大

场内的说明有些知道的,有些不曾听过,有些有误....

当年一块钱的钞票大过天!可以買很多东西.(57年后的钞票琦哥使用过)

就快卖少見少了

以上的工具不算古老,现在还有人用着,理发用具的给电动代替了,杯壺茶档还有人在用,
药材店的东西只摆臼和鉋....最老的是那架"手提听筒电话机".

历史每多老人忆--年轻人对老的印象有兴趣吗?

中秋,中元应节品!?

传统与新科技的碰撞

周修女送了一粒吉安的"乡音考古"石给我,谢谢!

对传统執着的好傢伙--張吉安,是这个"祭"的主力.

现场还有年轻人卖手工做的工艺品.

给在台湾的那个小女几惠心見到,不知有什么感覚?

岁月,就是在人们的反方向不经意的溜走....

20-09-10晚,琦哥记(网络塞车,迟了一天)

没有评论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